深圳热线

上海首批“白名单”中外资企业达247家 复工复产力度加大

2022-05-09 09:31:33 来源:国际商报

上海市复工复产的外资企业正在增多,力度也正在加大。4月16日上海市发布的首批666家重点企业“白名单”中外资企业达247家。近日,最新推出的第二批1188家“白名单”企业中也不乏外企的身影,巴斯夫催化剂(上海)有限公司、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东芝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等均在列,涉及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

上海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的同时,严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让在沪外资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多方接力

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

4月16日晚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正式吹响了市内企业复工复产的号角。

紧接着,首批“白名单”中的特斯拉、大众等外资企业快速而有序地投入复工复产。上汽系多家公司于4月19日正式复工复产。复产一周后,上汽乘用车对外透露,其临港工厂到岗员工超过4000人,采取单班封闭生产。5月以来,上汽大众也有数千员工重返岗位。

特斯拉超级工厂也于4月19日正式启动复产工作。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恢复了“相当高水平”的产能。他预测,第二季度的产量将基本与第一季度持平,今年有望生产150万辆汽车,比2021的产量增加50%以上。

然而,复工复产只是第一步,“脆弱复苏”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依然面临挑战。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紧缺、运输仓储服务不足、人员返岗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复工等问题。

好消息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收到回音。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近日通过视频召开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线上座谈会,现场回应和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指导企业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在近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商务部正会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相关成员单位和上海市有关方面,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这样的接力还在不断上演。4月30日,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5家直属海关发布联合通告,全力保障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下一步要继续打通物流运输堵点,尽快推动供应链恢复。”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是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科学、严谨开展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优化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境外的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开展流通货物的全流程追溯和物流从业人员的行程跟踪,运用相关信息精准开展风险评估和分类管控,杜绝“一刀切”。探索完善外地入沪货物运输车辆“无接触”货物交接模式,减少外地货运司机与上海当地人员的直接接触,尽最大可能保障运输运力。在常态化开展日常核酸检测、实施精准网格化管理的前提下,推动社会面清零区域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有序返岗,有效疏通关键物流节点。

稳中求进

中国韧实力坚定外企投资信心

同比增长25.6%这是一季度中国吸引外资亮出的成绩单。但是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上海多区实施封控管理,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使得今年稳外资面临不小的挑战。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全面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王是业表示,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科学、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确保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稳步推进。

“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质量提升将是吸引外资的根本保障。”王是业说,对此,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支持企业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新动能,充分调动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在稳经济的同时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外企对中国的长期信心依然保持不变。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明确表示,疫情不会动摇公司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霍尼韦尔由衷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以及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愿景。“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欧莱雅北亚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欧莱雅的复工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及时回应充分反映了中国对外资企业的友好和关心,体现了中国市场日益优化的商业环境。”(本报记者 白舒婕)

关键词: 上海首批白名单 外资企业 复工复产力度加大 中国市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