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儿时赶庙会

2022-04-19 09:19:33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笔者的家乡河南镇平,每年农历三四月份,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庙会。我喜欢赶庙会,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到马庄赶庙会。

马庄庙会共三天,从四月初三开始,到四月初五结束。此时,距离小麦成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举办马庄庙会,主要是为了物资交流,也为了让乡亲们在农忙到来前放松一下。

庙会开始前两天,距离马庄较远的商贩已提前抵达,争取占到好的摊位。本地商贩有近水楼台的便利,几天前就用草木灰或白石灰在好地段画好一个个圆圈,中间再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外地人看到后,知道这是本地人的“势力范围”,只好在边远地带安营扎寨。

四月初三一大早,通往马庄的各条路上便热闹非凡。有赶着牛的,有挑着筐的,有背着小孩的,有搀着老人的……十里八乡的人们像潮水般涌向马庄。

按照惯例,庙会分成几个区域,包括农用物资交流区、生活用品区、小吃区、牲畜交易区等。农用物资交流区就在离庙会核心区还有段距离的路边,售卖杈、耙、牛笼嘴、镰刀、锄头、木锨等各种农具的商贩摆成了一条长龙。人们要是只想买农具,不需再往前走。

庙会上最热闹的,当属中心地带卖小吃的地方。卖茶水的摊贩,把糖精和色料放在开水中一搅拌,一桶甜甜的饮料就做好了。“凉茶解渴,一分一喝,甜得很哩,甜得很哩!”我向父亲要了两分钱,“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没走多远,又看到有人在叫卖:“‘欢喜桃儿’‘捻转儿’糖,娃儿们吃了不尿床。”“欢喜桃儿”是用糖水将爆米花黏在一起做成的,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有白色的,也有粉红色的。“捻转儿”糖则是将糖稀制成陀螺样的小糖块,五颜六色,很吸引人。许多孩子围着小贩买糖吃,父亲看着我充满渴望的目光,给了我一毛钱……

每年的庙会,我家都会买头猪仔,牲畜交易区是一定要去的。家乡人把交易牲畜的场所叫做“绳”,卖羊的地方叫“羊绳”,卖牛的地方就叫“牛绳”。

路过“牛绳”区时,看到一个人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来回走动。他一会儿过来捏捏卖家的手,一会儿又到买家那边,以衣遮手,比划几个手指头。父亲告诉我,这个人是牛经纪,嘴里没有一句实话,家乡人都看不起他们,说“牛经纪连他爹都骗”。

来到“猪绳”区,那叫热闹!那些猪或许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人山人海的场面,有的小声哼哼,有的大声嚎叫。一个大妈刚买的猪仔脱绳而逃,她拿着一把青草,“啰啰啰”“啰啰啰”地跟在后面喊,引逗着猪仔回来。眼看猪仔快到跟前,大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猪仔的耳朵提溜起来,那猪仔便如杀它般嚎叫起来,吓得其它的猪仔也惊恐地乱作一团。

那边,一个卖猪的商贩与买家已经成交,但在劁与不劁上发生了争执。买家说:“我养的是肉猪,不是种猪。我买了你的猪仔,你得‘就弯儿’(顺便)把猪劁了。”卖家说:“劁不劁是你的事,我只管卖,不管劁,要劁就去兽医站。”

旁边有看热闹的,搭讪道:“不就三毛钱嘛!劁了吧,劁了吧!”卖家一听,眼一瞪,说:“三毛钱谁掏?”这时,有人说:“你要是给劁,我也买你家的猪仔。”卖猪人犹豫了片刻,无奈地说:“中、中、中,我出钱给劁!”很快,卖猪人又做成了几笔生意,父亲也在这里买了一头猪仔。

出了牲畜交易区,看到不远处围着好多人,还有阵阵叫好声传来,那是有人在玩杂耍。在我的央求下,父亲把买到的东西整理好,带着我前去观看。

挤进人群,正中有吞刀、钻火圈等表演,看得人心惊肉跳。演到最精彩的地方,艺人突然停下来,一个打扮成小丑模样的人跳进场内,拿着一个盘子,沿场地一路小跑,边跑边喊:“伙计们,乡亲们!这把戏把戏,离不了伙计,离了伙计,玩不成把戏。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咱跑江湖的,出来混碗饭吃,大家有钱的赏个饭钱,没钱的捧个场子。来呀来呀,谢谢乡亲们了!”

大家不好意思白看,纷纷往盘子中投放硬币,有一分的,有二分的,也有五分的。有个人放了一毛钱,随后又后悔了,说:“能不能再找我五分?”那小丑模样的人赶忙打躬作揖,说:“您宰相肚里能撑船,您积大德、行大善,幸福的日子万万年、万万年!”观众一听,轰然大笑,齐声喊好。那人脸一红,也不好意思再让找钱了。

庙会上新奇、好玩的东西很多,一天是逛不完的。直到夕阳西下,大家才满载着东西,聊着庙会上遇到的新鲜事,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马庄庙会年年都有,但我对它的记忆就停留在二十多年前。后来,我到城里上学、工作,再也没有去马庄赶过庙会。

前不久,老家的一个亲戚来访。我问起马庄的庙会,亲戚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庙会可能不办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回去逛逛家乡的庙会!

(图为中原地区乡村庙会的热闹场景)

关键词: 农用物资 打躬作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