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世界动态:打造“一县一品”讲好品牌故事

2022-07-28 06:06:55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0年4月,“孝感米酒师”在生产线上生产米酒。


(资料图)

▲2021年4月,“蕲艾艾灸师”在进行教学培训。

▲2022年4月,“新洲建筑工”在施工。

▲2022年1月,“仙桃鳝农”在交易黄鳝。

▲2022年4月,“曾都焊匠”在进行学徒制培训。

▲2022年7月,“潜江裁缝”在进行裁剪培训。

▲2021年4月,“恩施茶艺师”举办致敬英雄城市品茗周活动。

近日,湖北省人社厅认定“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10个品牌从业人员达128.6万人,劳务品牌直接关联企业14483个,年产值达2930.6亿元。

近年来,湖北省将劳务品牌转化为“促进就业、返乡创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城乡发展”五张名片,全省涌现出184个劳务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的创建格局,相关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新洲建筑工”撑起三个民营500强企业

“新洲人凭借‘一把泥刀走天下’,得到建筑市场的好评。去年,新洲七建、八建、十建等三个建筑公司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武汉市新洲区就业部门负责人钟新明介绍,“我们常年开展相关培训,为企业一对一招工,‘新洲建筑工’达到17万人的规模。”

近年来,新洲区人社局遵循“培育品牌促就业、扶持企业稳就业、帮扶创业带就业”的理念,全力做好“新洲建筑工”劳务品牌创建、培育、服务工作。目前,新洲区已形成集建筑施工、装饰工程、设计咨询为一体的产业链,全区二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165家,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32家。新洲区连续多年实现建筑年产值突破千亿元、税收超20亿元,年均带动15万人就业,工人人均年收入约10万元。新洲区被原建设部授予“建筑之乡”的美誉,辛冲镇被授予“鲁班镇”的称号。

龙虾工和裁缝带火潜江城

“潜江龙虾工”“潜江裁缝”是潜江市打造出的两个知名劳务品牌。目前,潜江市户籍人口99.28万人,两个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30.2万人,年创直接产值452亿元。

“潜江龙虾,世界共享”,全市20万名龙虾工把潜江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龙虾之城。近年来,潜江有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潜江油焖大虾”入选中国烹饪协会“中国名菜”名单,“潜江龙虾工”被认定为“湖北省第三批十大劳务品牌”、最受全国网民关注的劳务品牌之一。潜江龙虾年产值335亿元,关联产值达600亿元。如今,每到小龙虾上市季节,潜江全城就会刮起一股“红色风暴”。

“编织人间美,裁缝天下衣”,“潜江裁缝”是潜江的另一张靓丽名片。“潜江裁缝”拥有“看体裁衣”和“一刀剪”的高超技能,创造了“一把尺子丈量南北、一把剪子奔波东西、一腔实诚裁缝天下衣”的佳话。今年上半年,“潜江裁缝”荣获“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10.2万人,支撑起全市3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所需,服装产业年产值达117亿元。潜江市依托“潜江裁缝”劳务品牌资源,出台了“一总部、一核心、三基地”的服装产业规划,目前,招商引资进行得如火如荼。

三代“仙桃鳝农”接力养好一种鱼

“24年前的春天,担任村支书的爷爷在稻田里埋下10口网箱,号召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开挖100多口网箱,养起了黄鳝。”说起自己成为一名“仙桃鳝农”的经历,来自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的陈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爷爷的脑洞大,父亲的脑洞更大。”陈奥回忆,早些年,黄鳝苗种一直依赖野生捕捞,乡亲们集中在六七月进苗,损耗大、成活难。面对这一难题,他的父亲开创了“温室大棚流水囤苗”技术,把黄鳝进苗时间提前到4月,延长了黄鳝生长时间,降低了养殖成本。

今年春天,陈奥从武汉返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鳝三代”。陈奥进一步完善黄鳝销售电商体系,优化产销全流程,推行绿色养殖……村里的黄鳝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目前,黄鳝产业已成为仙桃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仅张沟镇就有鳝农14000人。2021年,仙桃黄鳝产业产值达30亿元,仙桃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黄鳝之都”的称号。今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和市发改委共同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正式对外发布。

四个劳务品牌助力“千年铜都”转型升级

“我们市的‘大冶殷祖古建师’获评‘省十大劳务品牌’,‘大冶小红绣娘’劳务品牌的作品《星云之梦》被天宫二号带上太空,‘大冶尹解元石雕匠’参与了G20杭州峰会石雕景观的设计和施工,‘大冶金牛商’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说起大冶市的劳务品牌创建情况,大冶市人社局局长黄朝海很自豪。

近年来,“千年铜都”大冶市遇到资源枯竭的发展瓶颈。当地创新理念,以培育劳务品牌带动劳务经济,以发展劳务经济构建产业高地,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大冶市比较成熟的知名劳务品牌共有4个。其中,“大冶殷祖古建师”荣获“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今年,“大冶金牛商”“大冶小红绣娘”“大冶尹解元石雕匠”被纳入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库。这4个劳务品牌直接带动就业28万人,累计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年劳务收入达270余亿元,直接关联产业链产值达1700余亿元。

一群“监利玻铝商”建起一个产业园

“‘监利玻铝商’的故事,就是一群手拿玻璃刀的监利人艰苦创业、持续奋斗、创造产业神话的故事。”监利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阳书成介绍。

改革开放初期,以监利县龚场、网市两乡镇外出打工农民为主的玻铝工,靠“一把玻璃刀”,以划玻璃做铝合金门窗为生,从手工作坊干起,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将一个个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从当地开到五湖四海,生意越做越红火。

从零售到批发,从开店到办加工厂,从玻铝工到商界翘楚,监利玻铝商的名头越来越响。目前,监利已形成一支数以十万人计的“监利玻铝大军”,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把玻铝卖到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2017年,一些“监利玻铝商”返乡创业,创办了华中玻铝产业园。如今,园区已成为监利市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支柱工程、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监利市打造千亿级示范产业园的重点工业项目。截至2022年上半年,园区签约项目96个,其中,投产41家,在建16家,签约待建39家。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厂房建筑面积累计超过50万平方米,规模以上企业达22家。

“蕲春艾灸师”圆梦乡村振兴

“蕲春艾灸师”是蕲春县打造的知名劳务品牌。近年来,蕲春县坚持就业导向,将劳务品牌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技能培训带动脱贫人口、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现住大屋新村的梅正清,曾是大山深处的五保户。扶贫搬迁后,梅正清住上了新房,还通过人社部门的技能培训创办了一家艾灸馆。

在蕲春,像梅正清这样凭借艾灸技能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农村脱贫人员有5000多人。一大批贫困人员通过艾灸产业实现脱贫增收,更有许多年轻人在家门口靠这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蕲春艾灸师”劳务品牌带动全产业链就业创业累计达近30万人,催生电商企业1000多家(含网络销售),带动销售蕲春艾灸产品2.3亿元。“蕲春艾灸师”平均月收入达6500元左右,年创造劳务经济收入90亿元。

关键词: 从业人员 招商引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