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世界播报:折得一枝春

2023-02-10 11:29:37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妻子下班回家,手里拿着一枝黄色的迎春花。花瓣像是尚透着丝丝寒意,嫩绿的叶子却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让这一抹春意“开”得更盛,我特意找来一个漂亮的细口花瓶,把花插入瓶中,置于桌上。顷刻间,春的气息在室内弥散开来……这让我想起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折得一枝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折一枝早开的春花,挑一个心仪的花瓶,一花一瓶,便成瓶花,这为生活增添了一些仪式感。

“柏子香中霁日妍,一瓶清供晓窗前。玉梅破蕊先含笑,春色今年胜旧年。”清代沈俊这首诗,写出了古人以清供迎春的雅与乐。诗中的清供,正是瓶花。

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原是古人在节令、祭祀时供奉的清香、鲜花、蔬果等清雅之品,后来泛指诗书之家在厅堂和书斋陈设的各种古器、文房、书画、金石、盆景、瓶花等精雅之物。

清供最早见于秦汉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清供之盛行,甚至成了书画、雕刻等的一个重要题材。以清供入画的新春画作,被称为“岁朝清供图”或“岁朝图”,表达着吉祥的寓意和人们对新一年的企盼。清供蕴含着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墨客雅致的生活,和平民百姓朴素、美好的祈愿,可谓真正的寓雅于俗、雅俗共赏。

读书时,我曾欣赏过明代书画家陈洪绶的清供画册,一度爱不释手。他的画作朴素清雅,各具情态,既有山林气息,亦不缺文人情怀。《山水诗册》里,一叶小舟缓缓而来,舟头是手捧书卷的文人,和一樽小小瓶花;《读骚痛饮》中,一文人独坐案边,石几上一枝白梅横斜瓶中;《高士摘梅图》尤为可爱,“折得一枝归”的高士赏花入神,浑然忘却身边捧着花器等候的童子……还有那些盛夏的瓶荷、侍女手执的兰花、水仙灵芝、佛手菖蒲,等等,各式清供姿态各异。画中的瓶花,抑或是生活中的瓶花,都是一抹自然意趣,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清代画家边寿民有一幅画,叫做《岁寒清供图》。画中,瓷瓶是冰裂纹的,插在瓶中的花是梅花和南天竹,一枝松枝从瓷瓶背后斜探而出,清雅、喜人。虽以“岁寒”为画名,但全画洋溢着融融的春意。冰裂纹的瓷瓶象征着冰雪消融,梅花旁逸斜出,松枝针叶繁密,南天竹的艳红在水墨的淡雅中脱颖而出,鲜明的色彩对比夺人眼目,盈盈春意呼之欲出。

古人为何如此垂青小小的瓶花呢?“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明代袁宏道这首诗,或许道出了其中缘由--玩赏瓶花,除用来寄寓一种闲静的心境,还可以借此遣怀、寄托忧乐,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生活中,心怀逸趣,将四时之花供于案上,使之成为可移动的“案上园林”。如此,我们能见微知著,欣赏四季变换的风韵,体味生活的清雅、幽逸、简单和闲适。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有诗云:“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即使物质生活不富裕,也不妨碍寻高雅之乐。只要有心境,插上三两枝瓶花,便是整个春天。瓶花的美好意趣是属于有心人的,做有心人,生活总是不一样的--“折得一枝春”,花之美更加鲜明,人的意趣也如源源不断的活水。

在一位朋友的家里,我曾见过一只玉壶春瓶,让人过目难忘。朋友说它是“瓶中美人”,腰身曼妙婀娜,既不似梅瓶勾玉修长、腰身悬殊,也不像胆瓶庄重敦实、头尾无异,玉壶春瓶显得比例协调、浑然天成。只需插一枝花,春夏秋冬就能透过花瓶,映满屋子。

“折得一枝春”,细细咀嚼,里头蕴含着精微的智慧--但凡你有心,一樽瓶花,便能见四时光景。春日将至,折一枝春花,静候一个鲜艳夺目的春天吧!

关键词: 玉壶春瓶 鲜艳夺目 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