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点滴”造就成功

2023-02-10 12:15:32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姜雨荷在比赛中。

一身白色实验服,头戴护目镜,屏气凝神,将溶液一滴一滴地滴进专门的容器……这是姜雨荷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的竞赛场景。

这名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腰店镇刘营村的00后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生。经过3天的激烈比拼,她一举夺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实现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资料图】

手工操作需精准至0.01毫升

2022年11月,20岁的姜雨荷抵达奥地利,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比赛。

“这个项目要求选手同时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和扎实的化学知识。我既要完成3个独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还要编辑相关的英文实验报告,时间非常紧张。”姜雨荷说,比赛全程为3天,其中有18个小时需要选手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实验上,这对精神和体力是严酷的考验。

在比赛中,姜雨荷要用到“化学滴定法”,将溶液一滴一滴地滴进专门的容器。到了关键时刻,要将单次滴下去的溶液量降到半滴的量;最后时刻,降到四分之一滴的量,大约相当于0.01毫升。这些全部需要手工来完成。“化学实验对于动手操作的要求非常高,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严谨细致。”姜雨荷说。

除了实验操作,姜雨荷面临的还有心理考验。“刚拿到比赛题目时,我发现一些描述看不太懂,一瞬间感到‘压力山大’。但我明白沉浸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只会浪费时间。为了平复心情,我不停地深呼吸,先完成自己比较擅长的实验操作。”

经过3天激烈比拼,姜雨荷以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心态拔得头筹。“能够登上世赛舞台为国争光,我特别自豪!”姜雨荷说。

刻苦训练形成肌肉记忆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承载着长期的艰辛与付出。

2017年,中考失利后,姜雨荷到广州一家电子工厂打工。“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单调且乏味,我不想当一辈子流水线工人。”与父母商量后,不甘于平凡的姜雨荷选择重回校园。

“学一门手艺,既能养家糊口,又有发展空间。”姜雨荷说。2018年3月,她成为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名学生。

为了登上世赛舞台,她经过了3年半的训练。从晨曦微露到月朗星稀,除了上课,姜雨荷都泡在实验室里。学校选拔赛、市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省集训队选拔、全国选拔赛、国家集训队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代表国家出战世赛的资格。

姜雨荷说,备赛期间,她丝毫不敢放松。“为了训练,我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很有限,五一、国庆假期,周末都在实验室度过,过年时腊月二十九回到家,大年初三一早就回到实验室继续训练。”长期的训练,让姜雨荷熟能生巧。滴定管捏多紧?要怎么调节?她的动作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拿起一个实验器材,不用思考我就知道怎么操作。”

“我非常欣赏她身上的坚韧和坚持。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她都坚持训练,从不叫苦、不怕累。世赛夺金是对她刻苦训练和专业技能的肯定。”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教师贺攀科说。

立足课堂潜心筑梦育人

比赛结束后,带着闪闪发光的金牌,姜雨荷回到了母校。姜雨荷面向全校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世赛经历。

“能为中国队在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上实现突破,我非常激动。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自己,也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姜雨荷说,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是国家,是基地,是教练和专家团队,是翻译和后勤保障团队,还有亲人的关怀和同学的鼓励。

赛后,姜雨荷选择了留校任教。“如今,我们正处于技能成才的大好时代。从事技能工作并非‘低人一等’‘没前途’,甚至有机会闪耀世界、为国争光。”姜雨荷说,她将带着荣誉出发,将自身的技能经验传授给学生,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图片由选手本人提供)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实验操作 技能大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