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新视野】高温+暴雨 如何看待这6月的天气?又该如何预警应对?

2022-06-21 09:06:29 来源:华夏经纬网

新闻1+1丨高温+暴雨 如何看待这6月的天气?

北方持续高温,局地气温达40℃以上。南方强降雨仍在“盘踞”,昨天12时到今天12时,全国共有8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如何看待这6月的天气?正常吗?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警应对?新闻1+1连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黄先龙,共同关注:高温+暴雨,6月的天气预警。

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才刚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涛:这次的高温天气在这个季节出现本身也不算不正常,但是对于出现高温的这些地区而言,它是一个异常状况,比如华北、黄淮的很多地区,包括山西很多地区,最高气温已经突破了历史同期极值。这样的高温天气在未来还会不会出现,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在中国一定还会大范围地再出现高温天气。真正大范围高温天气,从气候常态上来说还没有真正开始,比如:最典型的江南高温伏旱天气通常会在7月份到来。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高温,比如说东北地区、华北北部的高温天气也还没有真正的开始。

此轮高温天气的成因是什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涛:这轮高温天气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首先就是夏至前后的晴空暴晒。它会使得地表的温度大幅度上升。②另外高空是有下沉气流的,下沉气流既是晴空的原因,下沉气流本身在下沉到地面的时候也会升温。③还有西北方向暖空气的入侵,在蒙古高原地区,由于日晒非常强烈,温度也会比较高,这个温度虽然比平原地区的地面温度要低一点,但是比平原地区同海拔的高度温度还是要高的。当它入侵华北大平原之后,也会有焚风效应,气流下沉也会增温。所以这三者会造成升温效应叠加在一起,使国家华北平原、黄淮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这样的高温天气还会持续好几天。

我国出现的龙卷风,大部分都是弱龙卷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涛:龙卷风本身是天气当中最剧烈的一种形态,但是从我们国家的总体情况看,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还是有几个地方是多发的,比如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总的来说,我们国家龙卷天气从数量和强度上,跟全世界龙卷最强最多的美国相比都是差得很多。从总数量上看,我们国家的龙卷风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每年有100多个,美国是有1000多个。从强度上看,我们国家出现的大部分龙卷都是弱龙卷。就20日而言,我们国家的东北地区是属于出现龙卷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是在内蒙古的东部到黑龙江和吉林的中西部这一带,从20日下午到夜间是高概率发生时间段,要警惕防范这样的天气。就算不出现龙卷天气,也会出现一些8~10级以上的雷暴大风,甚至冰雹这样的强对流天气。这类天气发生的时间比较短的话,突发性强,局地性强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关注临近的预警。

如何看待本轮广西强降雨?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 黄先龙:6月17日以来,广西发生了新一轮的暴雨过程,也是今年广西的第六轮暴雨过程,预计这个过程要持续到22日。这轮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局部暴雨强度大。截至目前,最大降雨量发生在桂林的兴安县,降雨量有589毫米。主要落区在广西的北部,与前面5轮的暴雨落区基本重叠。受这轮暴雨的影响,西江干流发生了今年第4号洪水。目前西江干流水位仍在上涨,但是据水利部门的最新预测,西江干流洪水较前期预测还是要小一些,防洪压力应该说有所缓和。但目前仍处于主汛期,局地强暴雨随时有可能发生,而且现在的江河水位也偏高,我们对防汛工作不能够放松警惕,不能够掉以轻心。

广西防汛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 黄先龙:我们工作组到现场以后,根据跟地方同志的交流,我们觉得有三个防汛的重点。①西江、北江这些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防洪安全问题。由于连续遭遇洪水,沿江的堤防护岸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出险的概率增加,另外沿江一些低洼地的群众需要频繁转移,这也有很大的安全风险。②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由于广东、广西北部地区山区比较多,地形也比较复杂,前期的多轮强降雨导致土壤饱和,再次遇到强降雨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③中小水库的安全度汛的风险。广东、广西中小水库数量多,分布广,且工程普遍标准不高,管理相对薄弱,部分水库水位较高,压力比较大。

如何应对真正的汛期大考?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 黄先龙:下一步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进一步压实落细防汛救灾的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落实到每一处危险区,每一个隐患点,每一处堤防。要加密监测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防汛形势,把防汛工作关口前移,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提前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还要精细调度流域内的防洪工程,尽最大可能拦洪、削峰、错峰。在西江流域,龙潭水库、大藤峡水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外还要突出抓好危险区的人员转移,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后还要强化沿江的堤防护岸以及水库的巡查防守,提前对接预制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的物料,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抢护。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中央气象台 东北地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