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摆脱门票依赖 景区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2022-02-21 14:29:53 来源:南宁晚报

近两年来,全国多地陆续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活动以提振文旅消费。部分景区门票免费后,收入不降反升。目前,很多景区正在探索摆脱门票经济,大力发展索道、攀岩、演艺、文创产品等多种二次消费产品。2月16日至3月31日,河南开启“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全省226家景区的首道门票对游客免费,引发广泛关注。(2月20日《工人日报》)

河南226家景区的首道门票对游客免费,占全省收费A级景区的82%,包括17家5A级景区;对参加减免门票活动的景区和重点旅游企业,河南财政部门按实际免收门票金额的50%给予补贴……这样的举措一出,各地热议四起。不敢说这是“首吃螃蟹”的地方,但从覆盖范围之广、参与景区之多来看,这应该是“头一次出现”。虽然只是“首道门票对游客免费”,但其带来的正向价值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小觑。

当然,从眼下的趋势来分析,河南此举还不是市场化的主动之举,而是政府部门的推动之举。因为,对政府部门来说,他们会给予财政补贴。不过,此举仍然有很大的探索价值。景区免掉首道门票之后,凭借二次消费产品带来的收益,到底是更赚钱了,还是亏钱了?报道显示:部分景区门票免费后,收入不降反升。这对一些景区来说或许是强有力的刺激——景区要发展,要创收,并不是只有门票这一种“创收路径”。

这方面,早有“他山之石”,杭州西湖就是很好的例子。数据显示,杭州西湖从2002年10月起,开始免收门票。研究者称,西湖当年失去了600万元门票收入,但景区内的茶馆餐饮纪念品商店等商业租金增值700万元。而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西湖免费十年,杭州的境内外游客人次数增加了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3.7倍。种种现实足以证明一点,景区免票并非洪水猛兽,反而有可能会成为新的转型之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去景区早已不满足于逛景区了,而是有其他二次消费需求。对各大景区来说,这或许可以成为探索的契机,以更多元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而不能只盯着门票收入。如此,景区也可以完成转型升级,摆脱对门票的依赖,实现更加良性与健康的发展。

一言以蔽之,摆脱门票依赖,景区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毕竟,仅仅靠门票的“一条腿走路”,永远无法跟多元化的各种消费相提并论,因为其无论是上限,还是抗风险能力,都远比紧盯门票的做法要好很多。(龙敏飞)

关键词: 摆脱门票依赖 景区发展 行稳致远 门票经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