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新财“观”2022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落幕 未来料将维持旺盛需求

2022-12-30 15:14:56 来源:新华财经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终于落下大幕。按照新规要求,相关产品运作模式改造与存续规模压降同步,多家银行与理财子公司均表示在年底前已基本完成相关整改工作。

业内认为,2023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监管要求上将与货币基金基本拉齐,但可以通过布局“品种下沉”“信用下沉”策略,巩固投资优势。此外,短期限固收类产品以及同业存单资管类产品也会填补空白,不过受益于现金理财产品的稳健估值与银行客群资源优势,预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替代。

产品申赎规则调整 “到账时间、快赎上限”为核心


(相关资料图)

11月28日,苏银理财调整“苏银理财启源融汇现金1号”申赎规则;12月10日,浦发银行调整“天添盈增利1号、2号、3号、5号”申赎规则;12月17日,交银理财调整“交银理财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申赎规则...通过梳理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公告发现,“到账时间、快赎上限”是当下现金管理产品整改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调整现金管理类产品快速赎回额度,每个自然日(单日)的快速赎回累计上限额度由5万元下调为1万元;另一方面,延长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赎回时间,申赎时效由“T+0”变为“T+1”确认。

回溯到2021年6月,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在2022年底必须完成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

按照现金管理产品新规,银行、理财公司对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设定不高于1万元的上限。当日认购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份额应当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份额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不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

另外,相关产品运作模式的调整还包括估值方法、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等方面。中信银行资产负债部杨旸解释称,转型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和限制基本比照货币基金,主要包括可投资产的类别变少(不能投非标资产)、所投的投资品期限明显缩短(1年或397天以内)、组合加权剩余期限缩短(分层要求)、所投债券评级要求提高(不能投评级AA+以下的投资品,低于AAA评级的投资品的不超10%)、杠杆率下降(不超120%)。

存续规模压降 收益率震荡下行

从最直观的存续规模来看,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以某大行理财公司为例,在月末、季末时点,产品总规模呈明显脉冲式下降,这是由于银行在关键时间节点利用类货基冲存款。”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称。

转至全年角度,据中信证券测算,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在上半年大幅下降,6月底规模仅为8.60万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7.46%。直至9月开始,现金理财产品规模又大幅攀升,9月环比增长5.04%,10月规模达到9.38万亿元,再创新高,但11月受到债市回调影响,截至11月末,规模为8.94万亿元,环比下滑4.66%。彼时,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9.29万亿元。

新规明确,过渡期临近结束,理财公司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将下降至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以内,而没有成立理财公司的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则不得超过其理财规模的30%。因此,业内认为,虽然各个机构的整改节奏不一,目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功达到整改序时进度。

在渐进式整改趋势下,产品收益率难免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11月银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收益排名前30的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3.1431%,较今年1月下降0.28个百分点。截至11月末,全市场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近7日、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近1年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均环比下跌,其中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65%,环比下跌0.06个百分点。

廖志明表示,尽管收益率有所下行,但目前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中枢仍比公募货基高约50BP。预计到2022年底类货基收益率相较于货基的优势将小幅收窄。由于类货基还可通过投资私募债增厚收益,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类货基的收益率仍会略高于货币基金。

吸引力未减 货币基金、最短持有期产品大规模替代难

2023年,作为现金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现金理财管理产品重整待发,聚焦于自身优势,仍将保持旺盛的投资需求。受益于产品稳健的估值与银行客群资源优势,业内预计货币基金、最短持有期产品等“新生代”产品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替代。

在中信银行资产负债部杨旸看来,转型后,因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限制更向货币基金靠拢,此前用以提升收益的拉长久期、信用下沉、提升杠杆、买流动性较差资产四大手段均受到限制,其与货币基金的价差缩窄,与通知存款、短期限结构性存款的价差也将缩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货币基金和现金理财产品在监管要求上将基本拉齐,但现金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和销售渠道上仍将具有一定优势,可通过投资私募债、PPN等非公开债券开展“品种下沉”策略,实现稍高收益。

“未来现金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加强同业存单和银行存款的配置力量,以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做适当的‘信用下沉’。”明明称。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子现金理财产品配置同业存单和银行存款的比例已增加至39.20%和18.12%。

各理财公司还可以积极布局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作为替代,如短期定开,T+1和短期限最短持有期产品,兼顾投资者的收益性与流动性需求。据招商证券测算,截至2022年11月末,理财公司共存续151只持有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最短持有期理财产品,其中,新规后成立的就有144只。

此外,同业存单资管产品,如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基金的潜力也不容小觑。据统计,距离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产品开售已有一年有余,募集规模已实现翻倍。虽然三季度规模遇到短暂回撤,但长期规模有望稳健增长,有望承接部分现金理财的溢出资金。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