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勤斋位于故宫宁寿宫花园北端,其室内西边第四间天顶、西墙和北墙,糊贴满了画幅。不同于清代宫廷古建筑内普通尺幅的贴落,这组贴落总面积近二百平方米,画心为绢本,由大小不同的二十余片拼接而成。因其融合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技法与西方透视构图技法,并与室外花园实景呼应,被称为“通景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2002年8月,故宫博物院与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签署协议,合作进行倦勤斋室内装饰装修保护项目。
中西技法结合破修复难题
倦勤斋内通景画创作并糊贴于清乾隆年间,长期保存于古建筑内檐自然环境中,受温湿度波动、光照、酸性气体和颗粒物等影响,保存现状堪忧。文保修复部书画文物修复组负责倦勤斋修复项目中内檐纸绢类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面对如此非常规、大尺幅书画文物的保护项目,修复组与项目专家经过现场勘察、查看病害记录、保存现状评估等工作后,对通景画揭取和保护修复方案进行反复论证,首次借鉴西方书画文物修复材料和方法,结合传统绢本画修复技术,成功完成了这件巨幅通景画的修复。
在修复前,团队借助科技手段,从外部环境及自身材质稳定程度两方面搜集数据,充分摸清了文物病害机理;修复中,全程跟进检测数据进行对比试验,加强科技检测与临床修复的契合度,使修复成果更严谨。
例如,倦勤斋通景画修复使用了化纤纸作为绢本画心的临时加固材料,通过化纤纸和脆弱绢本画心的紧密贴合,加固已拼对完成的画心材料,保证在修复过程中画幅的稳定。通景画在揭取、修复等操作后,画面与载体的结合需要足够稳固,而化纤纸本身具备出色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可有效增强画幅整体结构的牢固性,避免在回贴后出现画面与支撑材料分离、翘曲等情况,确保通景画能长久保持良好状态。绢本画心加固的传统修复材料是水油纸,但在倦勤斋如此大尺幅脆弱绢本画的修复中,水油纸存在一定局限性。西方在现代书画修复中较早探索和应用化纤材料,利用其稳定、柔韧的特性,来辅助修复和保护脆弱的文物。
倦勤斋通景画修复中还运用了海藻胶。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它相较于一些化学合成的加固材料,最大优势在于具备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不会在文物上长期残留有害化学物质,且揭取时可以去除不留痕迹,更便于后续开展修复工作。在西方文物保护领域,海藻胶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常被用于文物的黏合、加固、脱酸等处理,因其来源天然、可降解等特性,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复刻乾隆高丽纸为文物“续命”
乾隆高丽纸在倦勤斋通景画的保存与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对其进行复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需求。通景画虽因年代久远,绢丝自然老化、断裂,还遭受环境气候带来的霉变、水渍、虫蛀等损伤,但大部分画面基本完好。这得益于通景画所用的命纸——乾隆高丽纸的优良质地。命纸是直接托在通景画背面的纸,其结实程度直接决定了画面保存时长。历经百余年,乾隆高丽纸成功延续了通景画的生命,无疑是修复通景画的最佳命纸选择。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乾隆高丽纸的生产工艺已失传很久。而修复通景画时,选择优质命纸是决定其能否长久保存的关键,因此整个修复工作急需研制出与乾隆高丽纸质量相当的仿制品,否则倦勤斋通景画的修复任务无法推进。
为了研制仿乾隆高丽纸,修复人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国家纸张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发现,倦勤斋通景画的背纸与库存的乾隆高丽纸理化指标一致,其定量、厚度、紧度、抗张强度等多项指标优异。同时,检测还明确了倦勤斋通景画的背纸原料是100%的桑皮纤维,系手工加工纸,这种纸张早在清代中期以后便不再生产。另外,“纸药”配比和抄纸后湿纸的压榨力度,同样是影响仿纸质量的关键因素。修复人员为此展开反复实验:先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后,使其逐渐纤维化、细纤维化;再与水搅拌后制成纸浆,并在制浆过程中严格规范纤维应有的长度、帚化度、水化度,保障仿纸纸质的均匀度、紧密度、吸水性、绵韧性、伸缩性。
经过严格督办,各道工序不断改进完善,仿乾隆高丽纸逐步接近乾隆高丽纸的理化指标,为倦勤斋通景画的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古代手工纸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可行之路。

成果沉淀助力文化传承
修复团队负责人杨泽华说:“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这种方法能够在其它绢本画的修复中得到运用,使这种方法有一个操作规范和标准。我们在对待其它所要修复的绢本书画时,还要具体地对所要修复书画的质地、颜色等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测试,找到合适的用胶比例,以确保修复作品的安全,进而找到适用于多种修复绢本画的数据,使这种方法更为完善进而推广使用。”
对于倦勤斋通景画修复工程的评价,业界与学界均给予高度认可。正如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前任总裁邦妮·伯纳姆女士所言,“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程”;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也评价道,“这是引起国内外广为关注的一项工程,这项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工程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深刻体现,更凝聚了无数修复人员的心血,是一个实实在在、来之不易的文化保护成果。
倦勤斋通景画修复项目于2008年完成。回顾项目开展的几年,有经验也有教训,但这些都为后续同类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可以助力未来更好地开展文物修复工作。同时,修复中探索出的方法,若能进一步规范标准,结合不同绢本画的质地、颜色等特性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与测试,最终形成通用数据,还可推广应用于更多绢本画修复中,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贵阳日报》
关键词: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