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广东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

2022-06-14 09:23: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6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一带一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1%、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5.9%,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随着一系列行动方案和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广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工业园区支撑不断强化。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根据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朱伟用一组数据证明了“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沿海经济带西翼(阳江、湛江、茂名3市)、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逐步拉近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

目前,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核+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深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实施一揽子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重点老区苏区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财政力量不可忽视。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透露,2016-2021年,“一带一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长5.9%,缩小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

“接下来,我们将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推进珠三角核心区壮大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打造更具辐射力的改革发展主引擎;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强化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打造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为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突出优势互补、双向拓展,建立健全区域政策统筹机制,坚持 ‘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动力传导体系。”朱伟说。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

近年来,广东加快构建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表示,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1万公里,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

黄凌介绍,一方面加强城际轨道建设,在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珠三角核心区的核心引擎功能的同时,深入推进粤东城际铁路建设,提升汕潮揭城市融合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快高铁建设,目前正推进广湛、广汕、汕汕、深江等高铁建设,不断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能级。

整合产业园区资源打造新增长极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要求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定位。其中,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透露,目前,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园区71个、“一带”东西两翼园区50个,“一区”园区40个。

吴红表示,广东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整合资源打造新增长极。2021年,省委省政府部署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印发《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若干大型产业集聚区的意见》,推动形成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省财政已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省自然资源厅预安排万余亩用地指标,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记者 李竹)

关键词: 广东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 沿海经济带 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