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我膝盖这几天老是不舒服,请你给看看。”“王医生,我的手腕总是隐隐作痛,这是怎么回事?”……
“不急不急,慢慢说,坐到这边来,我给你看看。”
普普通通的对话,最平凡不过的场景,云岩区人民医院梁氏骨伤科医生王灿,已经重复了快二十年。因为性格好、医技高,骨伤病人们总愿意向他求助,他也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帮助病人重获健康。
王灿生活照
谈及个人与骨伤事业的渊源,王灿坦言因为家学缘故,个人从小就对中医骨伤治疗情有独钟,并最终考上了西南医科大学。因为热爱,毕业时也毅然选择骨伤实习,并于2007年来到云岩区人民医院骨伤科。

“那时,云岩区人民医生的骨伤科就很有名,甚至可以称作辉煌。特别是之前的科室负责人梁深石老先生,据说有人为了挂他的号,半夜里就搬了板凳来排队,可见认可度之高。”
谈及骨伤科过往,王灿满心自豪。在他的心里,能进入这样的科室,能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这是难得的缘分,必须得把技术学得过硬,真正造福大众,不能有辱师门。
在病人们心里,王灿是一个性格特别好的人,总是充满耐心。“病人都很焦虑,如果不耐心听,就不能完全了解病情。再者,如果沟通不到位,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就会降低,从而影响病情恢复。”在王灿看来,只有病人信任你,才能更好地配合,恢复效果也才更好。

当然,治病救人,最核心的还是技术。梁氏骨伤科的特点,就是一代代传承,年轻医生得跟着前辈医生手把手学习,直到全部掌握,才能独立坐诊。“从梁老先生开始,我们没有断层,都能独立完成复位、固定,以及手法推拿等。”他说。
今年5月13日,云岩区人民医院梁氏骨伤科迎来了庄严的拜师仪式,王灿与方延洁两位年轻医生,正式接过第七代传承人覃植荣、程胜利的衣钵,成为梁氏骨伤的第八代传人。
“我们从来不封闭,都是相互讨论交流,除了继承传统,骨伤科也积极到外面进修学习,结合已有优势,形成自己专长的手法。”王灿坦言,科室拥有非常好的传统,大家相互团结,一起克服困难,最终共同进步。
近二十年来,王灿经手的病人很多,但总有一些令他记忆犹新。他说,2018年时,一个男孩尺桡骨双骨折,家长送到某个大医院后,诊断结果是必须手术。但家长考虑孩子还小,不愿意手术,于是转到了梁氏骨伤科。

“这个病例的难点在于,两根骨头都断了,复位非常难。复位之后,由于没有固定的支点,所以很难固定。”王灿说,当时复位后,中间用了双隔条,并增加了防旋转的夹板,孩子最终第三周开始恢复,一个月后回到学校学习。
因为技术过硬,指名找王灿的病人很多。病人们有送锦旗的,有的口头表达感激的,并不断介绍新的病人。“有时感觉夸大了,给了我不少压力,但也是我的动力。”他谦虚地说。
“王医生,我儿子在上海摔伤了,当地医院说回家休养,但年轻人得上班呀,哪里等得起!请您给开点药寄过去……”10月11日,记者正在采访时,市民张女士,专门前来求药寄给远在上海的儿子。
缘于过硬的技术,其他医院也频频抛来橄榄枝,但王灿每一次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经过几代人努力,科室就像是小树苗慢慢长起来,我的责任还没尽到呢,舍不得离开。”王灿说,以前有师傅在,还可以跟着学,现在他们不在了,自己更是得顶上,和师兄弟们一起,把科室打造得更好。
在他看来,个人踏出学校后,除了书本上知识,所有技术都是梁氏骨伤科学来的,这里不仅成就了自己的成长,也凝聚了自己的心血,希望能为科室发展,也为病人尽一点力,助力科室再现曾经的辉煌。
“我们所说的骨伤,其实除了骨折,还有工作、生活中带来的损伤,后者其实更多。作为医生,能为大家减轻病痛,其是一种很幸福的事,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他说。
来源:云岩区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