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11月26日召开的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预计到2025年底,池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预计达到7.4%,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到今年底,池州市税收收入将实现60.4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15亿元。“十四五”期间,池州市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预计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9.7%左右。教育、科技、农林水支出年均增幅将分别达5.2%、25.3%、4.7%。
池州市财政局副局长李武勤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池州市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聚焦政策赋能服务发展大局。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池州市构建了总规模189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体系,设立39支基金投资79个本地项目,金额达49.05亿元。累计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09.2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园区、交通基建、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229个重大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超230亿元。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民生支出从“十三五”末的151.6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200.4亿元;今年1-10月已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始终稳定在80%以上,相当于财政支出10元钱,就有8元投入在民生领域。“十四五”期间,累计民生投入资金达900亿元。
“十四五”期间,池州支持新建改扩建50所幼儿园、30所义务教育学校,增加约2万个学位;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从610元提高至700元,基础养老金从125元提高至218元;共完成40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改造8238套棚户区住房。在就业方面,池州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政策性培训、建设零工市场等,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超过3亿元。同时累计帮扶困难群众1.2万人次。
作为全省首个“全域无隐债试点市”,池州市财政局债务办主任刘峰介绍了池州在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方面的经验。池州市始终将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财政金融工作的核心任务,建立全链条闭环防控机制,并将化债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同时坚持“双轮驱动”:财政端统筹资金、预算与资产,构建“大财政”管理格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国资端推动平台公司功能重塑、资产重组与产业培育,实现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此外还努力通过“节流、盘活、置换”多渠道拓宽化债资金来源;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许琦琦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