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地区,基础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应急救护知识和设施不足,常常成为威胁村民,尤其是校园儿童健康安全的隐忧。2018年5月,北京水滴汇聚公益基金会发起“水滴乡村医务室·百县千村公益计划”,致力于通过建设标准化医务室、配备基础医疗设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切实提升乡村地区的基层医疗与自救互救能力。
“水滴乡村医务室·百县千村公益计划”为乡村地区(包含乡村校园等)建设安全可靠的医务室,提供基础医疗设备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安全培训,为山区孩子、教师、村民等普及正确处理伤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医疗应急知识,有效补齐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黄土高坡到云贵山区,从西北边陲到江南村落,一座座医务室成为守护健康、传递安心的基层堡垒。截至2025年8月, “水滴乡村医务室”联合多家公益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累计在江西、新疆、广西、贵州等20个省份落地183家乡村医务室,受益人数超50万人次。
这一扎实且高效的项目,赢得了社会与业界的广泛认可:“水滴医务室”于2018年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水滴公司凭借该项目脱颖而出,获评“光彩之星——年度项目”奖;2024年,项目再获北京市公益创投大赛二等奖,等等。诸多荣誉背后,是项目多年来在可持续模式、社会动员与实效落地方面的持续深耕。
值得期待的是,“水滴乡村医务室·百县千村公益计划”计划提出了清晰而远大的目标——到2030年,在全国100个县建设1000个医务室。这不仅是一组数字,更是一张正在逐步织就的乡村健康防护网,是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的切实公益力量。
水滴乡村医务室不仅是一个设备捐赠项目,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守护和能力建设的公益实践。它用行动证明,有效的公益干预能够成为改变乡村医疗面貌的重要力量,也让“人人学急救、急时救人人”成为可能。
校对 胡妍璐
关键词: 最新资讯